《舟中琵琶》与汉语歌曲传统

居家隔离,回顾老电影《杜十娘》。怀旧的同时,惊艳于其中的音乐,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一孔之见。

杜十娘的插曲《舟中琵琶》,全部歌词是这样的:

一支琵琶一叶舟,琵琶在手歌在喉。往时只觉天地小,今日才见大江流。

锦绣衣裳金玉楼,最繁华时最忧愁,如今一旦全抛却,与君且作少年游。

长携手,天地久,到白头,问君家乡路几许,岸上灯火是瓜州。

传统诗歌形式,每句七言,一二四句押韵。内容也是非常凝练的传统诗歌语言,前两句起兴,接下来两句海天为之一阔,正是冲破牢笼之后的心境写照。第二段续说往日虽然锦绣繁华,却无时不在忧虑,如今终于可以把过往都抛在身后,与伴侣厮守。第三段希望这样快乐的时光可以长久,好在家乡已经近在眼前。文字浅白,但绝不直露,所以意境悠远。

歌词全文不到100个字,相比今天的歌曲,可以说非常短了。我中学时候听说宋词是拿来唱的,曾经疑惑这么短的篇幅怎么成为一首歌。现在知道传统歌唱方式的一大特点是余韵悠长,这首歌很好地继承了这个特点,可以作为绝佳的例子。

从谱子上可以明显看到,几乎每个字都有拖腔,而韵脚更要拖长腔。每段第二句末尾的字拖了6个小节,加上笛子伴奏达到8个小节,第四句末尾的字更拖了10个小节,极尽婉转之妙。可以想见,古人说“余音绕梁”,指的应该是这种对字韵的处理。

这种情况在新创作的歌曲中很少见了,一方面因为白话歌词要冗长很多,不太需要靠拖腔展开篇幅,另外恐怕也是因为现代的音乐教育直接移植了西方音乐教育,没有考虑到中文的特色。

这就说到如今的汉语歌曲创作中另外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,词曲咬合问题。

舟中琵琶的歌词在今天开来已经很文绉绉了,但是听起来非常顺畅自然,没有任何可能造成误会的地方。这源自汉语音乐的传统,依字行腔

因为汉语是有声调的,按照字的声调读出来,自然形成旋律。如果歌曲的旋律走向跟歌词的声调不一致,听起来就会非常别扭。典型的例子比如《鲁冰花》里面,“夜夜想起妈妈的话”,听起来是“爷爷想起妈妈的花”。

这是因为“夜夜”两个字都是去声,声调向下。而在歌曲中音高没有变化,下一个子“想”的音高更高了,听上去更像喊“爷爷”。

如果遇上歌词需要连续降调,但是下一个字需要高音怎么办呢?拖长腔刚好可以进行音高的接续。因为人耳对于读音的识别只取决于字头的很短一段时间,通过拖腔进行完全变换,可以过渡到下一个需要的音高。

梁静茹的《勇气》里,“爱真的需要勇气,去面对流言蜚语”,听上去是“爱真的需要勇气,去面对六眼飞鱼”,也是知名的例子。词的声调与旋律走向不和,在戏曲中称为“倒字”。我小时候听到《故乡的云》开头唱,“鬼来吧,鬼来哟”,还觉得诧异,不过费翔是外国人,唱这种歌不奇怪,没想到今天大家听到词曲不合已经不以为意了。

依字行腔还有一个要求,是汉语语调跟音乐节奏匹配。比如“琵琶//在手”,其中“琵“字和”在“字按照汉语习惯重读,所以在歌曲中位于强拍,这样歌曲唱起来跟说话的节奏一致,非常自然,容易上口。反例比如《懂你》,“风霜遮盖笑颜,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”,“遮盖”中应该强拍在前,结果反过来了;“的”是虚词,被放到了强拍上:

当然,这种节奏错位有时候用来制造一种特殊的效果。实际上《懂你》的词曲配合在流行歌曲中是比较好的,这里可能是故意为之。

但是像《北京欢迎你》这种,满篇充斥着重音错误的,也确实不多见。“另一个晨曦“,”请不用客气“,歌曲的重音跟说话恰好相反,听起来非常别扭。

更明显的是,有两端歌词的旋律完全一样,但是它们的重音要求是刚好相反的:

(顺便说,《北京欢迎你》作为汉语歌曲,一字一拍,一字一音,没有任何婉转变化。各种倒字和节奏错乱,似乎是故意跟传统对着干。)

对比这样的歌曲,《舟中琵琶》字正腔圆,朗朗上口,又优美婉转,充满了传统韵味和汉语之美。

在电影中还有另外一首插曲《青楼曲》,跟《舟中琵琶》的旋律完全一样,只是词不同:

又是梁上燕归时,春风春雨柳如丝。小楼独立浑无事,垂帘挑灯谱新词。

谱得新曲韵儿娇,王孙公子尽折腰。灯花烛影正年少,温柔乡中人窈窕。

人窈窕,歌逍遥,好良宵。白发不上少年鬓,酒酣耳热夜迢迢。

这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填词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首《青楼曲》中,第一段的韵尾不同,支韵并不适合拖腔,因此余韵由伴奏乐器(笛子和琵琶)接续完成。第二段换豪韵之后才开始拖腔。这里可见传统音乐的灵活性。

我自认为不是老古董,对西方文化也略知一二。传统音乐要发扬光大,的确可以从西方音乐中汲取很多,但是西方音乐中不存在词曲的旋律配合问题,因为拉丁语系没有声调,而对于中文确是基本需求。前辈艺术家在这方面已经有非常多的探索和积累,丢掉了这个传统实在非常可惜。《舟中琵琶》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这些传统要素,今天听来有点突然尝到家乡口味的感觉。

最后列出几首我认为词曲咬合非常出色的歌曲:

《明月千里寄相思》

《钗头凤》

《绿岛小夜曲》

《我爱你,中国》

《烛光里的妈妈》